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我的考研攻略

来源:  作者: [字体: ]
 

  复习的第一步不是看书,是找齐参考书目以及其他所需资料,搜集各方面的有用信息。

  平时做练习时最好先别看答案,自己先在分析或写在纸上,再与答案对比,发现不足,拓展思路,这样持续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也正是复习政治的乐趣所在了!

  记忆单词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扩大阅读量进行,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单词才会变得鲜活,才会长久保持在记忆中。大量广泛的阅读还有助于培养灵敏的语感,扩大知识面,培养地道的英语思维。

  积极主动地把握展现自己的时机,同时要避免锋芒毕露,怀着谦虚平和的态度,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这样才能在面试中高人一筹。

  一个月前的今天,中午时分,我正踽踽独行于北京师范大学那个有着木铎金声的小广场上,一大两小的音乐喷泉正播放着贝多芬的《命运》。那天的温度很高,阳光肆意地铺洒在每一个地方,我感觉自己的心像一根很轻的稻草,摇摇摆摆抓不住方向。上午刚参加完了复试的第一场——专业课笔试,我提前半小时第一个交卷,信步来此,心里想着下午据说将会很严格的面试,以及第二天的外语口语考试,第三天还有一场跨专业考生必须参加的综合考试,而这场综合考试是我在复试前一天才得知的。同一天知道的还有一个很令人沮丧的消息,本专业共招10个人,却要了18人参加复试,我的排名是第五,不应该有被刷下来的危险,可是这个远远“不低于120%”的复试比例却给我增添了莫名的恐惧。

  记得2002年寒假返校的那个阳光开始明媚的三月,我决定考研。我一直都是一个自信、自强且在学习上很独立的女孩,可是在报考哪个学校这件事上却犹豫不决。经过反反复复地考虑,我最终选择了北师大,一则我很喜欢北师大的人文环境,而且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很感兴趣,虽然所报的专业是中文,但以后还想涉及教育方面的研究。北师大无疑在这方面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二则,相对北大而言,北师大的竞争还是比较缓和的。我一直不喜欢在太重的压力下学习,在适度宽松的压力条件下,反而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因此,在确定报考院校及专业之前,一定要全面综合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考察各个候选院校或专业之间的被录取可能性,谁都清楚考研竞争的残酷性和获胜的不确定性,哪条路好走就走哪条吧。回望这条平静之下并不平稳的风雨考研路,笔者愿意以自己亲身体会以飨广大矻矻以求的考研盟友。

  关于找导师
  我在复试之前一直没找过导师,直到复试时在北师大才见到几位带研究生的老师。我个人鼓励找导师,但也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学校的某些专业可能是实行集体导师制,即由好几位导师共同设计考题,共同面试及在研究生的基础阶段共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尽快与其中某一位或某几位导师取得联系,那当然很好。如果没有这种途径,那就千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费尽心思找导师,当机立断地停下来,把时间花在复习上,好好研究历年的出题模式以及本专业的学术特点。一般而言,导师对于那些能在考试当中合理发挥所学知识的考生是相当欢迎的。所以,如果找不到导师,那就死心塌地多看书吧。另一种情况是,在某些特定专业领域内,有一些颇有建树、著作等的“名导”,他们往往很欣赏有点才气、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学生。如果你对所报专业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的认识,或者发表过若干文章,那就要大胆地与导师联系,本着谦虚的态度勇敢表达你的见解,就专业问题与导师保持稳定的沟通。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使你本身暂时还未对所报专业有较深认识,也别担心导师会不理你,要坦言你的不足之处,表现你对这个专业的热爱以及师从这位导师的热切愿望。当然,“以情动人”也要注意分寸,尽量避免过分纠缠,不要无理占用导师的宝贵时间。

  关于复习
  
复习的第一步不是看书,是找齐参考书目以及其他所需资料,搜集各方面的有用信息。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渠道:首先是上网,最好进入所报院校专业的学生论坛,也可以去各个专门的考研网站及其论坛,请教过来人,也可与报考同一专业的盟友交流信息。不过这种途径比较费时间,很容易迷失在各种烦杂的信息中,到最后却发现真正有用的很少。建议第二种渠道,直接去找以前考上的学兄学姐,他们对备考的全过程有切身的体会和经验,相信会给予最有益的忠告。第三是通过有可能提供信息的业内老师、亲戚朋友以及其他一切可能渠道,或者直接找导师本人询问。复习前搜集各种信息能对以后的复习起有的放矢的指导作用,但千万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过多地花在这方面,信息社会带来的严重问题之一是信息泛滥,在确定报考专业之后,能弄到往年试题并找齐指定参考书的话,如果时间已经很紧,建议当机立断省下所有查找其他信息的功夫,一心一意看书复习。考研很大程度上也是耐力和毅力的比拼。

  关于政治的复习
  政治复习不宜过早,暑期开始最佳,报考之后再开始就太晚了。建议最好报一个暑期强化班和考前冲刺班,选择那些较有名气、名师云集的好辅导班,在上暑期班之前最好先全面过一下课本,这样上班的时候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暑期班结束要及时整理课堂笔记,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复习计划。

  选用哪种政治复习辅导书很重要,要广泛征求上届考生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复习进程。比如,政治第一轮复习应以吃透课本,全面把握所有内容为着重点,这个阶段最好选用一本较权威的涵盖面较全的辅导书,再配上详细到至少每一章的有系统的练习题,以选择题为主达到把握基本知识点的目的。第二轮复习,应以做大量的习题、模拟题为主,前期最好集中做某一学科,如马哲、政治经济学的专门练习题,或集中做各学科交叉在一起的单选题、多选题、分析题等,还是要以选择题为主,后期则要做大量试卷模拟题,可适当注意辨析题、分析题的解答技巧。最后第三轮要回过头来再看课本,有目的、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看,这个阶段要做到把课本的全部框架结构了然于胸。我发现背目录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适用于任何一门课的复习。看书与做往年真题相互配合,最好做五套以上真题,近三年的则需细细揣摩,这个阶段可重点放在研究辨析题与分析题的答题要点和技巧上,一般考前冲刺班也会重点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总而言之,单选和多选题是政治得分的重头戏,特别是多选题往往是拉分的门槛。要做好这两类题,关键是理解领会每条哲理、每种提法、每个知识点,当然还要多做题,熟能生巧,别无其他捷径。至于辨析和分析题,则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历年真题为标准,寻找解题突破点,以一种开阔的思维,结合所学过的知识点,答题时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平时做练习时最好先别看答案,自己先在分析或写在纸上,再与答案对比,发现不足,拓展思路,这样持续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也正是复习政治的乐趣所在了!

  关于英语的复习
  
因为本人是学习英语专业的,对英语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学英语的经验体会。

  提高英语水平无非八个字: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我从来不提倡拿着单词书背单词。没有语境,一个个单词只是毫无意义的符号,只会成为记忆的负担。记忆单词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扩大阅读量进行,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单词才会变得鲜活,才会长久保持在记忆中。大量广泛的阅读还有助于培养灵敏的语感,扩大知识面,培养地道的英语思维。因此,如果时间充裕,在复习的最早阶段,应立足于大量的阅读而先别急于做题,阅读的材料应尽量涵盖天文地理科学人文等各个学科的内容,可买一两本专门的阅读理解辅导书,更重要的是看报刊杂志,如《China Daily》、《The 21st Century》、《英语学习》、《科技英语》等,从中学习贴近时代的语言表达,对听力、口语、写作等都不无裨益。

  有广泛的阅读量而积累起的单词量作铺垫,提高听力就只剩下持之以恒地反复练习了,平时也可多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的英语英迪之夜,后者内容很精彩,美语发音绝对地道纯正。有条件的话最好听听VOA和BBC,尽量熟悉两种英语发音的区别。另外,我建议在临场考试的前一夜一定要抱抱佛脚,适量地看一些阅读材料,看一两篇优秀作文范文,特别要做一套听力模拟题。这些都能在脑中培养起一定的语感,避免第二天临场的生疏感。

  至于口语,除了大胆开口说话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很多考生因为平时一直学的是“哑巴英语”,对口语面试尤其担心,其实大可不必。我认为口语面试是整个考研考试中最令人愉快的部分,既没有森严的考场,也没有肃穆的导师阵容,我当时面对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问的问题很随机,我答得也很放松,很坦诚。我们聊得很投机,甚至有几次还为对方风趣的话语而一起开怀大笑。出来之前,她说我表现得很好。后来我得知,口语我得了9.5分,总分是10分。其实,我的口语不是很流利,在回答过程中有时还蹦出汉语单词或句子。可是因为我没有把它当成是一场考试,而是当作与一位在英语角初次见面的朋友交谈聊天,怀着一种放松的心态,坦诚地表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即使你的口语是磕磕碰碰的也不要紧,只要善于创造一种愉快的气氛,让对方对你的话语产生兴趣,并自始至终保持开朗的笑容,同时善于提问或主动开启有趣的话题。总之,就把这次面试看作是一次在英语角里交朋友的机会,尽情地发挥你的个人魅力吧。

  写作也是考研英语中的重头戏。写作能力是建立在阅读之上的,除了语法应用准确外,语言也要流畅地道,简洁明了。近年来考研英语的写作题目大多以图画形式出现,因此还需一定的观察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图文结合,挖掘其内在寓意。建议每周抽出一定时间,以日记或命题作文的形式,以写议论文为主多加练习。作文的结构基本为“三股文”的形式——点题(阐述图画内容,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见解)——论证——总结,做到层次清楚,结构紧凑,卷面干净整齐,不仅给阅卷老师减轻负担,也会提高作文得分。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
  
由于专业课各不相同,只能在此泛泛而谈,但我个人认为任何专业课之间都没有绝对的界限,至少文科的各种学问之间应该是如此的。不管是小到应付考试还是大到做学问,广泛的阅读涉猎和知识积累永远都是革命胜利的最大法宝。因此,我认为,即使是在最紧张的专业课复习时,也不要抱定指定参考书猛啃不放,郁闷的时候不妨大胆地放下专业书,去阅读其他也许与本专业相去甚远的书籍,不仅换一换脑子,也许还能提供给你一种新的思路,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我本人在复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依赖指定参考书,一方面是因为指定书目大部分内容已经过时;另一方面我发现相关专业期刊杂志或新书的内容更加贴近时代,更容易理解和消化,阅读起来也饶有趣味。甚至到最后,我完全摒弃了其中一门专业课的指定教材,而完全依靠平时的阅读积累和笔记,在考场答题的时候,也没有采用课本中的标准答案(没记住),而是根据自己对本学科和专业的理解,结合平时学术阅读所得,再加上一点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发挥,最后这门专业课居然得了一个较高的分数。可见,大多数导师并不都鼓励死读参考书。广泛的专业阅读能体现在你的答题之中,也向导师表现了你的专业素养,是复习专业课过程中必定要做的答题储备。当然,笔者并不鼓励各位像我一样走抛开指定参考书这步险棋,因为我报考的学科的理论性不是很强,到最后冲刺阶段,还是应该规规矩矩地以参考书为复习重点。

  关于面试
  
那天下午的面试在我的记忆中异常深刻。首先是多达十位以上阵容强大的评判导师组,导师们团团围坐在会议室的椭圆桌旁,气氛很是肃穆。我抽到的题目不是很难,很快就答完了。接着导师问我原来是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的,我马上意识到这是惟一能展现自我的机会,于是我没有在回答完问题后就停下来,而是以原来所学专业和所报考专业之间的联系为过渡,表示我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并对以后的专业道路作了简短的阐述,顺口提及自己曾发表的专业文章,这时,我发现在座的导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并问我发表文章的名字和发表刊物,我趁机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份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专业刊物,并作了简要的介绍。当我最后出来的时候,在门口听见里面有位导师说:“这小姑娘挺伶牙俐齿的!”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我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发言时间,把话题引向了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也不自觉地控制了面试的主动权,给导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想这在面试中很重要,积极主动地把握展现自己的时机,同时要避免锋芒毕露,怀着谦虚平和的态度,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这样才能在面试中高人一筹。

  2003年4月11日,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我以为没有任何悬念了,然而,当电话那头的老师告诉我:“你是公费!”时,我还是大大惊喜了一把。所有的艰辛似乎都获得了回报,心头某一个角落却如冰山哗地坍塌一样,有些许空虚。也许过程总是惊心动魄,而结果总是平淡如水的吧。(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

阅读:
录入:

推荐 】 【 打印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