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奠基中国]1958年:天津实验半工半读教育
2009/9/16 13:39:37
   
     
教育奠基中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1958 半工半读
  
在半工半读学校学习的老工人正进行毕业设计(资料图片) 
  原天津市第二教育局职工教育处处长 段锋
  天津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工业产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都生产于天津。那时候,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文化水平所限,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有困难,亟待提高专业文化知识。
  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1958年5月27日,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在天津国棉一厂诞生。当时有51名从全厂各车间抽出的生产工人参加,每天6小时上班机声隆隆、2小时上学书声琅琅,所以叫“六二制”半工半读。
  随后,春和织布厂、飞龙橡胶厂等一批工厂也陆续办起了全厂性半工半读学校。有些工厂还根据生产实际开展了“七一制”半工半读。“年轻小伙把技术学,莫笑我拿笔像拿刻字刀,不用一块钢,不用一度电,教育是马力,脑筋嗖嗖转。”这首歌谣描绘的就是当时的半工半读景象。
  1958年7月10日,刘少奇到天津听取了天津市委领导汇报的工人半工半读学校的情况,少奇同志肯定了这种形式并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办另外一种新建或扩建工厂招初中毕业生的半工半读学校,这就是第二种工厂企业招青年学生的半工半读学校。天津市委根据这一指示,立刻开会布置。那时我们天津市教育局职工教育处具体负责这一工作,跟天津市计委教育处一块跑各工业局,定哪些新建、扩建工厂能办这种半工半读学校。
  当时,我们定下了以感光胶片、天津制药、电子仪器、有机合成为代表的10所新建、扩建工厂,按照少奇同志指示,当年招收4000多名初中毕业生举办半工半读学校。这类学校一般由厂长兼任校长,另配专职的副校长,根据本厂生产发展需要参照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专业、安排教育计划。开始阶段,学生半天在课堂学习,半天在对口车间劳动。由于学生进车间要固定和老工人订师徒合同,半天劳动和师傅每周倒一次班有矛盾,后来改成一周学习、一周劳动,学生随工人倒班、确定师徒关系,并对学生生产、学习、生活实行三包。本着“工种轮换、一专多能”的原则,在几个主要工种上基本达到能独立操作水平后,固定在一个工种上。一般达到二级工水平。
  天津感光胶片厂原先是一个只能生产玻璃干板的只有200多人的小厂,1958年扩建时招收初中毕业生400名,试办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结合生产高级胶片的需要,设置了感光材料制造、有机物制造等4个专业,专业技术课由全厂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教材并讲课,安排劳动和课上学的专业知识对口,使劳动和学习能更紧密结合。当设备全部到位安装的时候,一批熟悉本厂生产,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工人也在半工半读中培养出来。很快,这个厂就生产出当时社会急需的X光胶片、黑白、彩色电影胶片和科研用的各种干板。半工半读有了效果,立即遍地开花。到1958年年底,天津市已有这类半工半读学校89所,学员2万多人。
  在天津崛起的半工半读教育,是一场从工厂企业发端,后来全面铺开、享誉全国的在职和在学的职业教育。可以说,半工半读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为社会补缺、为技术工人换代,为当时新产业、新技术的诞生和运用培养了急需、可用的技术人才。(本报记者 刘琴 采访整理)
  链接 一种教育改革的尝试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的新路子,保证产业工人的数量和质量,在天津进行了半工半读教育实验。
  八大二次代表会后,刘少奇总结出著名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之说。他说:“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现在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博仁教育 教育学研究生 教育学考研辅导班 考研教育学 教育学考研网 教育学研究生考试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