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江苏淮安“一品梅”:学校建设吸收地方文化营养
2009/9/22 9:41:06
由江苏省教育厅,淮安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淮安“一品梅”教育论坛9月17日至18日在淮安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地方文化视域中的学校文化建设”,吸引了来自江苏、安徽、浙江、山东、上海等省市的近20位知名专家和长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的100多位名校长。
  本次论坛分学校论坛、校长论坛、专家论坛、区域论坛和专家报告等板块,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小微教授等知名专家共作了18场专题报告。
  淮安市自古就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就诞生于这里。在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淮安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校文化更具生命力、感染力和个性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递与传播功能,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传承、弘扬和创新地方文化,更好地服务淮安大文化建设。
  据了解,淮安的成功经验在于以下3个方面:一是找准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契合点。淮安市聘请地方文史与教育专家组成课题组,深度发掘地方文化与当代教育的精神交融之处,通过取舍、综合、转化、升华,地方文化被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
  二是把握地方文化视域中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以地方文化为源泉,熔铸学校精神文化;以地方文化为主题,做优学校环境文化;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丰富学校课程文化;以地方文化为支撑,拓展学校活动文化。目前,全市中小学共开发校本课程1370余种,其中70%以上直接或间接利用了地方文化资源。
  三是打造地方文化视域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闪光点。全市遴选了69所项目学校,并按淮安文化板块分为6组项目群,有组织实施,按规划推进,分类别指导,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特色显著的良好局面。
  对“周恩来文化”的应用就是其中最鲜明的例子。2006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将“周恩来文化”作为全市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明确提出“以恩来精神育人”,在全市中小学校倡导“立志、爱国、勤学、修身”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开发出校本课程10余种,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21日第2版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博仁教育 教育学研究生 教育学考研辅导班 考研教育学 教育学考研网 教育学研究生考试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