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知识点:学生观
2012/1/13 9:38:26
  学生观之要义,就是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学生观通常随着对学生身份认识的不同、师主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
  (1)传统的学生观。在我国,上至春秋战国,下到清末民初,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一直定格为“师为上、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身份被看作老师的下级和仆人,老师视学生为己出。不只是我国,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东方的传统学生观基本上受父权思想、君权思想的影响,都强调师道尊严,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倾向于把学生看成是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比较强调亚格管理和纪律约束,不太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独立性比较受压抑;师生关系较为严肃,一般是主从上下的关系,不民主也不平等。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传统学生观受个人主义和自然主义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倾向于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和平等的公民看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自由,尊重学生主的权利,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不重纪律约束,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主体性较强;师生关系较为民主和平等。
  两种学生观虽各有优势,但发展到极致均不可取。如,东方的学生顺从勤勉、谦卑守纪,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相对较高,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较受压抑,创造性和独立性尤显不足;而西方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观念,一味放纵学生、不严格管束,导致个人主义至上,也会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像我国“文革”期间,将师道尊严彻底打翻,将学生当作社会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成员,掀起教育夺权运动和批斗教师的狂潮。
  学生的政治权利畸形膨胀,师生关系严重对立,其对整个教育事业和学生身心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在当代强调民主、法治、尊重人权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确立相对合理的学生观,是现代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2)现代的学生观。首先要弄清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了解学生基于不同身份享有的不同权利;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视学生为一个有独立地位、有主体意识和有发展需要的个体;再次,网络等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也不再是单一的师向学单向传递方式,青常会发生师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情况,故应提倡并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后,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尊重学生权利,强调纪律约束和自我管理祖结合、严格要求和宽容慈爱相结合。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博仁教育 教育学研究生 教育学考研辅导班 考研教育学 教育学考研网 教育学研究生考试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