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笔记之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2012/7/16 9:44:03

一、察举制对教育的影响(汉朝)
1. 使孔子“举贤才”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汉代开始获得了制度上的落实。
2. 选士制度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利益驱动。
3. 汉代察举与学校教育各为一途,它们之间尚未建立制度上的联系,更谈不上衔接关系。
4. 由于察举的决定权在主管官员的手里,察举标准又不是很具体,主观随意性较强。
5. 产生了诸多弊端:其一,贵戚高官横加干扰取士。 其二,贿选成风。 其三,主管官员察举不力。其四,沽名钓誉成风。

二、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1. 是选士制度的革新,是察举制的发展。负责选士的官职,不再由地方长官兼任,而由中正专任,这有利于选士工作正常、有效地进行,而且可以加强中央对选士权的控制。
2. 其创立、实施,使选士制度向“综核名实”前进了一大步。中正品第士人,不仅看门第,而且视品德才能,尤其是曹魏初期,重状轻品,有利于激励士子积极进取。而且也确曾选拔了不少优秀之士。可以说,九品中正制为纠正察举名实不符的弊端,进行了一次可贵的探索。 1. 影响了知识分子学习的积极性。九品中正制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士族子弟往往不屑读书,因而形成了奔走造请之风,大大影响学习积极性,公卿不学无术,学校废弛无常。
2. 魏末晋初后,中正官逐渐为士族垄断。


三、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创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开始。
(1)科举产生原因
1. 政治原因。一是为了打击士族地主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二是为了补充官吏队伍,满足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愿望。三是有利于笼络知识分子。
2. 经济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纸笔的大量生产,印刷术与造纸术的普及,也为科举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3. 教育导向。九品中正制影响了知识分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公卿不学无术,学校废弛无常的状况。而科举取士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
(2)作用与影响
就整个社会状况来说,唐科举是一个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就教育方面来说,影响更为深刻,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从正面的影响看,有以下几点: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1. 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2. 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3.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1)士子们有了读书的目标,动机更加强烈了;2)科举以儒经为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主导思想。3)科目众多,尤其是明法、明算、武举等,冲击了社会上重文轻武、重经轻算等陈规。
4. 养成了读书的社会风气。“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5. 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 1. 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的内容同时成了学校的教学内容,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捧。
2. 科举使士子们醉心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之中,大批读书人把毕生的精力消磨于科场之中,追求这一不易得到的钓饵。
3. 科举本身又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前面所说的托关系、通关节等,以及书上P126页所举之例,这一切均败坏了教育和社会的风气。
(3)废除科举制的过程
1. 改革内容,废除八股取士。公车上书时,要求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谕令,自下科开始,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是八股文第一次被逐出科举制。
2. 递减科举取士名额。义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博仁教育 教育学研究生 教育学考研辅导班 考研教育学 教育学考研网 教育学研究生考试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