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资料:陈述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同化
2011/12/26 9:25:21

      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一词来源于生理学,意思是有机体吸收食物并使之转化为原生质。最早把同化一词运用于心理学的是赫尔巴特,他用同化概念来解释知识的学习。他认为,学习过程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吸收新观念的统觉过程,即新旧观念的同化过程。皮亚杰发展了赫尔巴特的同化思想,认为儿童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同化是指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引起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指新知识的纳入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调节和改造而引起认知结构发生质变的过程。
        奥苏伯尔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认知同化论思想。他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抽象性、概括性等方面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条件组织起来的。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原有的观念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固定点的作用,新意义的获得是通过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观念进行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其结果是旧知识发生了变化或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了实际的心理意义,从而促使学生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奥苏伯尔认为,同化是促使知识从一般到个别、由上位到下位逐渐分化和横向联系的相互作用过程。同化不仅
是知识的量变过程,而且是知识发生质变的过程。同化有三种模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简言之,同化就是学习者接纳、吸收和合并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陈述性知识的建构就是通过同化实现的,即通过新、旧知识之问充分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在记忆外在的知识,而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建构自己的知识。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博仁教育 教育学研究生 教育学考研辅导班 考研教育学 教育学考研网 教育学研究生考试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