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教能研:向教学本位回归
■陈金泉
教学交流 张浩 摄
教与研本应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但是,在目前一些中小学,“能教的不能研,能研的不能教”的问题较为严重。
定错了位的教育研究
教学,是学校的第一职能,而教育研究,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支撑。教学是立校之本,教育研究是强校之路。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天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唯教学而教学。有效教学的实施,教学艺术的提高,必须要有自觉的教育研究来引领和提升。教育研究,实际上就是教师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一些学校只重视教学成绩,唯分数至上,认为教育研究不过是锦上添花,并且费财、费时、费力,有了更好,没有也无妨大碍,从而把教学成绩视为硬任务,把教育科研视作软指标。将考试分数、教学成绩与教师奖励、评优评先相挂钩。“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仅有期中、期末考试,还有月考、周测、铺天盖地的作业,等等。考试、训练成为教学的救命稻草。即使搞一些所谓的研究活动,也只不过是探讨一下考试窍门、解题技巧之类,与教育研究根本沾不上边儿。
某市重点高中的一名语文教师介绍他们学校的语文教学时,就讲“没什么,就是考试、做题”。将本应生活化、人文化的语文课上成了应试语文。在这种教学理念之下,教学成绩成了教师们的最大追求目标,他们已经无意于教育研究,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研究。
揭开教育研究的神秘面纱
一些教师不能研、不善于研,还与自身对于教育科研的模糊认识有关。他们认为教育科研只是研究人员、教育专家的事,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事,自己只不过是教学一线一名普通的教师,哪有资格和资本搞什么科研?
其实,一线的教学实践、日常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恰恰正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和来源,这些问题和困惑的解决也正是教育科研的指向和归宿。对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思考、假设、尝试、解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研究的过程。
作为学校,要本着与教学实践联系密切、易于见效、易于操作的原则,加强教育研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的普及培训,善于引导教师把教育科研的切口缩小,放低重心,放下架子,从写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入手,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积累意识。让他们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一体,假以时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所进行的探索与感悟,无疑便是最鲜活的原生态的教育研究成果。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研究部门、学术组织开展的培训,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进行辅导,揭开教育研究神秘的面纱,让教师克服对教育研究的畏难情绪。
探索完善评价机制
如果说,对于一些教师“能教而不能研”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一些教师“能研不能教”实在是教育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的尴尬。一般而言,一名教师只有善教、能教,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造诣,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才有余力和可能进行教育研究,教而优则研。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教师逻辑思维胜于形象思维,语言表达、沟通交流能力一般,理论抽象、文章写作却颇具功力。但是,“能研而不能教”现象的存在,更多的是缘于教育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的缺陷。
当前,无论是中小学的督导评估,还是教师个人职称的评定,都对学校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有指标考核的要求,这是一条硬杠杠儿。而且,这种要求似乎更偏重于量的考核。于是,教育研究的功利倾向随之产生。对于中小学而言,虽然办学职能中教学的比重更大一些,但是,由于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见分(考核分)不见人、见物(评审卷宗)不见人”的现象,一名教师尽管教学成绩平平,但是,论文见刊一本又一本,课题证书一张又一张,且不论这些论文是花钱买版面换来的,还是“复制”、“粘贴”抄袭来的,却都照样能够在职称评审中顺利过关。
鉴于此,要经过深入调研,探索完善的评价机制。一些地方也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比如,从2008年开始,河北省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的论文要求一项作了调整,论文发表不再作为唯一的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形成的“教学案例”可视同论文。这一改动,并不意味着对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淡化和要求的放低,而是引导教师将教育研究向教学本位回归,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作者为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3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