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于丽萍老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0年研究生招生访谈活动的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于丽萍老师来到我们的访谈间,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于老师: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首先请于老师介绍一下贵校的历史和科研状况
于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前身是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各类在校注册生总数28,18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0,475人,硕士研究生4,881人,博士研究生394人,成人教育学生11,139人,外国留学生1,294人。已经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快速增长。
学校设有93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7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18项,“973”计划合作项目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2项,科研项目总经费11246万元。
同时,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我校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刊物Science和 PNAS发表论文各1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发表论文3篇,在Genetics发表论文2篇,在Molecular Cell发表论文1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十五”期间合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0余项,全校科研专项经费增长1.4倍,在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社科和科技论文710篇,在国际三大检索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91篇,出版著作806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41项。2007-2008年两年间,学校又取得了10项零的突破。
主持人:您能具体介绍一下这10项零的突破都是哪些吗?
于老师:
1、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世界史、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植物学)
2、国内地理学领域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的突破
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
4、国家级特色专业零的突破(小学教育、西班牙语、数学、地理信息系统)
5、历史学院郝春文教授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了我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6、数学科学学院刘兆理教授“临界点理论中若干前沿问题研究”课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现了我校在此方面零的突破;
7、数学科学学院刘兆理教授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并获得了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奖零的突破;
8、刘新成校长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获批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现了我校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零的突破;
9、生命科学学院晏月明教授以第二主持人身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农业领域唯一的一次一等奖,对我校来讲也是零的突破;
10、我校地理学教学团队和世界近现代史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实现了我校国家级教学团队零的突破。
在上述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原有基础上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比起优秀大学来说,我们还有许多差距,在许多方面还需加倍努力。
主持人:贵校的学科建设一直非常受考生的关注,您能否介绍一下?
于老师:近几年,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历史、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数学、植物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美术学),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太赫兹光电子学),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1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和研究基地(历史学),1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数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级重点学科(数字文献学),24个北京市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遗传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俄语言文学、音乐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美术学、基础心理学、光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自然地理学、地图制图学语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宗教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纳米光电子学、学习与认知、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太赫兹波谱与成像)。
学科点具体分布情况,请考生到我校网站上查看。
于老师: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学、艺术学、地理学、心理学、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点1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另可接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港澳台以及国外留学生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研究生。具体的学位点及专业学位点分布情况,请考生到我校网站上查看。
于老师:我校下设22个教学单位, 现有教职工2440人。教授230名,副教授450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5名(双聘),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名,特聘教授23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1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3名,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特聘教授为旗帜、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主持人:请问贵校今年是否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费有什么变化?有哪些优惠政策?
于老师:目前全国56所研究生院院校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首都师范大学目前还没有纳入改革试点单位。
学费问题一直是招生咨询中考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0年我校学费暂不做调整。介绍一些今年招生的数据,供大家参考。2009年我校硕士招生国家计划名额占总规模的60%,博士占71.3%。而且,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为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从2009年起,每个在校的非定向、自筹博士生每月可获得800元生活补助,一年发放十个月。学校还为自筹经费所有研究生统一上了医疗保险。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了特别关注,通过助学贷款、特困补助、设立“三助”岗位等多项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主持人:今年的招生计划大概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变化?
于老师:2009年我校硕士招生规模为1250人,预计2010年我校招生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当然,准确数字应以明年年初教育部统一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贵校研究生招生专业的整体情况,哪些专业最受考生欢迎?
于老师:我校近几年的硕士研究生总报考人数基本稳定在5000-6000人左右,规模数也基本稳定在1200左右。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涉及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以及管理学8个门类。
由于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招生门类较多,考生可以选择的专业也较多,下面我从传统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应用学科几个方面向考生详细介绍一下。
(1)传统学科
作为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是我校的传统学科,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将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以为首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服务为基本方向,大力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学科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科,使之达到国内师范院校的领先水平,并有若干领域能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
教育科学学院现拥有教育学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授权点2个,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硕士授权点 8 个。早在1984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就拥有了博士授权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傅任敢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以及著名心理测量专家郝德源教授等都曾经为该学科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学习与认知”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前不久,习近平副主席到我校考察时,还特别参观了这个试验室。
(2)优势学科
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数学三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招生历史较长,学科实力雄厚,积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教授。
历史学院是首都师范大学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系之一,其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两个专业早在1984年便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5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现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可以在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全球史、国际关系史等9个专业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生。一级学科下所有硕士点均可招生。历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除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历史学家齐世荣教授和宁可教授仍然在学院工作外,另有一批在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学术造诣颇深的中青年学者和教师在一线执教,其教学和科研的水准堪称一流。目前历史学院的世界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世界史教学团队是国家级的教学团队。世界史专业的博士论文在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8年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博士论文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研究博士授权点8个。近年来一直得到北京市政府的重点支持,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申报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现当代文学为校级重点学科,同时增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二级学科。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主体建设的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所属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文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20多位,硕士生导师50多位,各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总体规模,已经达到300多名,在全国高校的同类院系中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水平居于前列。
数学科学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数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数学教育、数学与信息技术博士授权点7个,其中基础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数学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数学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北京市拔尖人才4名、北京市特聘教授3名、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4名、教授29名、博士生导师23名;兼职特聘教授3名,讲座教授5名.他们不仅在数学发展的前沿和应用领域里取得了多项有影响的成果,并且有多位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除上述三个一级学科单位外,我校政法学院的中国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很好的积累。政法学院拥有博士授权点5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哲学专业内容涵盖了从先秦至现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学术流派的哲学思想,导师队伍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首都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单位,具有三个相对稳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相关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宗教学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3)特色学科
艺术学和外国语言文学是我校的特色学科,多年的建设尤其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艺术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在同类院校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各学科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音乐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是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音乐学博士授权点的单位之一。音乐学专业在2005、2006年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排名中,排名第三(位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之后)。音乐学院是教育部“国家艺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师资队伍雄厚,许多教师都是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的音乐家和学者。
美术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教育部“国家艺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专业在1993年取得了博士授权点。美术学专业在2003—2006年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本科专业排名中,在全国所开设该专业的大学中排名第一。《中国美术史》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年美术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拥有尚扬、孙志钧、刘孔喜、董重恂、刘进安、段正渠、韦红燕、尹少淳、谢继胜、王珂、韩振刚、汪港清、李中扬等知名画家和教授。
我校的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拥有全国第一个中国书法文化专业博士点,也是中国书法文化博士后流动站。这个专业将书法与文化、书法与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培养,毕业生可从事书法艺术研究和书法教育等相关工作。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和学者欧阳中石教授仍然在第一线指导学生。
植根于我校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也正因如此,艺术类专业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的特色专业,也成为更多考生的理想选择。
另外,外语类专业也一直是热度不减,我校拥有俄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课程教学论以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专业上可以招生。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和专业是国际俄语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单位、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年龄都在45-55岁之间,年富力强,科学研究颇具特色和创新思维,在国内俄罗斯现代语言学、西方及俄罗斯语言哲学和俄罗斯文学研究领域达到一流水平。以俄语专业为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已成为教育部推荐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校合作伙伴学校,并成为“地区学: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教育创新计划的中方和俄方主导学校。
于老师:传统学科和优势学科应当是我们的拳头产品,这些专业总体来讲生源比较好,考生报考十分踊跃。比如,2009年教科院心理学三个专业:基础、发展和应用,上线率分别是264%、478%和543%,竞争非常激烈。因此,那些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的考生更要慎重考虑。另外,我校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法语语言文学以及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考生报考也比较集中,也可以适当向其他专业流动。
(4)应用学科
大家知道,我国传统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一般来说基础学科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学术积累较为厚重,而应用学科特别是理工类专业较为薄弱。近几年,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步伐,着力发展应用型学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生命科学学院汇集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具有一流的研究技术平台,在多个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植物学)、博士学位点2个(植物学和遗传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2个。拥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北京市“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基地”。每年招收硕、博研究生近150余人。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特聘院士1名,特聘教授4名,讲座教授5名,博士导师20余名。大多数教师具有国外一流大学和实验室研究经历,近5年来学院主持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973和863项目5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多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面上项目20多项等多层次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具有较充足的研究经费。近年来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发表SCI、EI和ISTP国际三大检索期刊论文30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10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发明专利1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0多项。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拥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授权点2个,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建有“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生态过程分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一支以刘先林院士为核心、以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为基础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团队主持的“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国家重点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技术沉淀的基础上,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三维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与虚拟现实技术”、“城市水环境模拟与空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与区域发展” 等主要研究领域取得了富有特色的高水平成果。
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包括1个“国家973”、4个“国家863”项目、5个科技部支撑重点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与欧盟、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建有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出国学习或工作提供良好机会。
主持人:今年教育部增加了5万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名额,请问于老师,贵校2009年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都有哪些? 2010年有什么打算?
于老师: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09年我校新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专业有教育硕士120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0个。关于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和类别,要等待教育部统一部署。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网站消息。
我想向考生们简单介绍一下我校教育硕士的培养特点。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首都师范大学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重点支持下,正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采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依托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既有雄厚的学科发展底蕴,又有国际文化学院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的丰富实践经验。我校的国际文化学院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批准的HSK考点,是国家HSK(文秘)研发中心;是北京市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中心;是北京市唯一的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培训基地。2003年开始招收对外汉语方向留学生研究生,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汉办海外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在文学院、国际文化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通力合作下,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习条件。目前已建立四所孔子学院:俄罗斯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和秘鲁皮乌拉大学孔子学院。
于老师:我校每年除接受本校大约90多人左右的推荐免试生以外,还可以接收外校大约为300人左右的推荐免试生。但实际每年接收的校外推免生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非常欢迎那些本科基础好、有专业培养前途的并且是符合其本校推免条件的外校推免生积极申请到我校来学习。这些推免生可以直接与相应的院系联系。9月初请考生到我校网站上具体查询推免信息以及各院系联系方式。我们将认真对待每一份推免申请,将认真考察每一位申请推免的学生。经过考察并正式接收的外校推免生将不需再参加复试。
主持人:请您介绍贵校针对在职人员报考的考试项目以及进修项目。
于老师:在学历教育系列中,我校所有专业均可接收在职人员以委托培养方式攻读,但考生报考前需得到所在单位的同意,并在复试时提交单位开具的同意委培证明,在职人员的授课时间不特殊安排。培养方案、学历学位证的获取与其他类别的统考硕士没有区别。
此外,我校还为在职人员提供了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单独考试,单独考试报考条件请参考简章,由我校自命题,自划线录取,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学制为三年。培养方案、学历学位证的获取与统考硕士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我校还具有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个专业学位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位授予权。
于老师:我校教育硕士的招生历史已近十年。在2007年的教育硕士专业评估当中,我校是全国第一家接受评估的单位,受到了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专家组的好评。全校各院系共有15个专业可以招生,2009年招生计划为275名。
我校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点,已招收两届学生,招生专业是音乐和美术。音乐下设6个研究方向,美术下设4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书法。2009年招生计划为50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是2007年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点。2009年招生计划为40名。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依托于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进行培养,并且在外国语学院、教科院和国际文化学院的通力协作下,实行多学科的联合培养,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师范大学在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非常欢迎广大在职考生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生可以到我校网站上详细查看具体信息,如有可能的话欢迎直接去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
于老师: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中,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我校规定复试时必须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不限学科专业)原件或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进修本科课程合格成绩单(6门或6门以上)。否则取消复试资格。同等学力考生可跨专业报考。取得复试资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要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成人应届本科生报名时按本科生对待,复试时按同等学力考生对待。其他方面没有特别要求。
主持人:当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请问,贵校实行了哪些措施和尝试性的做法?
于老师:我校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始终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本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并举,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对研究生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需求。
在培养过程中,我校强调对研究生课程、论文开题以及论文质量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规定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必须通过中期检查、开题报告、预答辩和答辩等关键环节。在培养方式上,我校注重与在京科研单位及科研院所之间进行联合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鼓励院系和导师采用研究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如Seminar教学、案例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鼓励院系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和课程。在培养机制上,通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提前攻博攻读博士学位等形式,把那些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前吸收到硕士和博士生队伍中来。
学校利用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鼓励并要求导师拿出科研经费,与名校和著名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同时利用专项经费给予支持。积极扩大国际研究生教育合作项目,先后与美国西雅图大学、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英国威尔士斯望西大学、法国巴黎高师、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等10余所大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年选派100多名研究生赴海外学习。
学校设有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研究生单项奖学金、研究生科研奖励、学术创新立项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国内外联合培养基地等奖励项目。另外定期评选优秀科研成果,资助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节,知名学者论坛百余场,博硕论坛促进学术交流、历练学术能力。
主持人:毕业研究生的去向是广大考生特别关心的事情,请您谈谈贵校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于老师:我校研究生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在全国的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另一部分可以在全国的教育系统就业。近年来,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首都师范大学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各类不同需求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就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