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与人的关系
墨子反对命定论比孔子更为彻底。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但又承认“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保留着命定论的残余。儒生公孟子一方面主张“君子必学”,但又重视天命,认为不可抗御。对此,墨子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他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公孟》)这就是说,学习完全是靠自我主观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方能取得应得的成果。所以墨子主张凡教导人学习,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对学者也要有一定的强制督促,教其不能受外界客观的干扰影响。
相比而言,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亦,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墨子·所染》)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 工艺技术知识,由于墨子身上具有明显的工匠传统,他本人也直接参加了手工匠的生产劳动,是卓越的技师,有很高超的工艺技术,此已为当世所瞩目。
第二、 自然科学知识。墨家私学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涉及数学、光学、力学、机械制造等方面。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造诣,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许多方面,均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 军事防御守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