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知识点]《教育学》笔记: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日期:09:51:16] 来源:  作者:zj [字体: ]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制建立依据是什么?

①学制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②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育的衔接。这种既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又重视即将入学的獐适应小学教育和教学的新起点,从生理、心里方面做好准备的做法,对我国是有借鉴意义的。

②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4、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①层次增多。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也有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二到三年的研究生院等。

②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③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④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5、我国新学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①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

②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③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

6、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因为我国城乡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的普及教育也不平衡。有的地区已实现普及有的地方还在积极普及。我们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普及小学教育做起,一定要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中,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和特点办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加强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增加教育经费,这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才有可靠的保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燕尾服盲、聋哑、残疾和弱智儿童的教育。

推荐 打印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友情链接 ]
 

 博仁教育学考研论坛    博仁考研说吧    教育学考研论坛    免费考研论坛    知识宝库考研社区    共享天下

博仁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北京博仁教育中心 京ICP备09065607号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1009室 邮编:100875
咨询热线:(010)58808856 4006262918 QQ:718536668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