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颜之推
2、白鹿洞书院教条
3、癸卯学制
4、陕北公学
5、苏格拉底法
6、堂区学校
7、星期日学校
8、《学校教育法》日本
二、简答题
1、简述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2、简述科举制度废除的三个步骤
3、评析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观念
4、试述存在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三、论述题
1、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试析"白板说"的产生、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答案由博仁教育中心整理,仅供参考;申请邮寄博仁历史学考研免费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2、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白鹿洞书院教规》。原文如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
《教条》首先明确规定要以“明人伦”为学习的目的,即要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意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次,指出学生修身、待人接物的要领。其中“修身之要”要求“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要求“正其意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再次,规定了学习的次序和方法,即“为学之序”,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这无疑是研究我国教育史的一份很有意义的资料。
3、答:(1)1904年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包括各级各类学堂章程,还附有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整个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三段又分为七级。初等教育有蒙养院(4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等教育有中学堂(5年),高等教育有高等学堂(3年)、分科大学(3-4年)、通儒院(5年);与中间三级并列的还有同级实业学校和师范学堂。
(2)尽管癸卯学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学制的范畴9它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这些都与封建传统教育有本质的区别。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答: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干部学校。成立于1937年9月。校址在延安。1937年“七七事变”后,面临着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潮,为了加快培养政治理论干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于9月份决定在延安成立陕北公学(简称陕公)。1939年,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与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青训班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11月,留在延安的原陕北公学部分师生恢复陕北公学。1941年9月,并入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课程设置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课程配置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每天学习8小时,上课与自习各一半。加强军事训练,采取半军事性的编制。每8—10人编为1个班(又称学习小组),3—4个班为1个分队,3—4个分队为1个学员队,3—4个学员队为1个区队。所有正、副班长、正副分队长、正副队长,一律由学生选举。学校只委任队主任,负责政治上的领导。全校成立学生总会,各区队还成立区队学生会,各队成立分会。另外,还组织有文化、教育等研究会。陕北公学的教学注重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
5、答: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将它称为“产婆术”。(答案由博仁教育中心整理,仅供参考;申请邮寄博仁历史学考研免费资料)
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6、堂区学校:西欧中世纪办在堂区教士所在的村落或教堂里面,也叫教区学校,是由教会举办的面向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12世纪中期,教皇曾要求所有堂区办学校,这使堂区学习出现大发展趋势,成为中世纪欧洲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堂区学校一般由教士或其他教会人员负责,招收7—20岁的男青年入学(少数招女生),学校课程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同时也进行读写算等世俗知识的教学。
7、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英国18世纪末宗教慈善家在星期日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1780年由R.雷克斯创办于格洛斯特工业区。雷克斯看到流落街头的贫穷儿童无人照管,有碍于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他认为对待这些贫民儿童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占领他们的星期日,并使之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于是,捐款办校,每逢星期日收容这些儿童。起初只用粗暴方法进行教育,收效甚微,后来改变办法,聘请几名稍有文化教养的妇女,用文化学习和教义问答等方法来引导他们,获得成功。办学 3年,成绩显著。星期日学校得到各教派的支持,一般都靠私人捐款和志愿服务来维持,并进行宗教教育。由于导生制(见贝尔-兰开斯特制)的推行,还促进了实施世俗教育的星期日学校的建立。进星期日学校学习者主要为儿童,也有青年人和成年人,多数都是宗教信徒,也有少数不信教的人进这种学校。教学内容除宗教教义和道德准则外,也包括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有的星期日学校还为能入学的人整周开放。当时,英国正值工业革命,要求贫民儿童具有初步文化知识,星期日学校便得到广泛推行。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星期日学校运动曾遍及整个英格兰。欧美许多国家也推广过这种学校。
8、1947年日本国会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个重要教育法案,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这两个法案标志着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学校教育法》主要内容如下。(1)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2)采用六三三四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教科书要符合教育目标的精神。(3)高级中学以施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分为单科制和综合制。 (4)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大学以学术为中心,传授和研究更高深的学问,培养学生研究和实验的能力。在大学基础上设研究生院。《学校教育法》还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做了一些规定。该法案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它使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但有些条款还不完善,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订和补充。
二、简答题
1、答: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首先试图分清天赋(“性”)和人为(“伪”)的区别。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面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他所理解的“不可学,不可事”的人性,包括人的生理本能和人的感知认识能力。这种自然本能中不仅不存在礼义,而且顺着本能倾向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产生争夺、伤害和淫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生存。这就证明了人本性是一种“恶端”,必须通过教育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使人接受礼义的约束。他还说,礼义教化的产生就是为同人的天赋罪恶倾向进行斗争。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质就无从加工,不经加工素质也不能发展。但是,恶的素质如何能被加工为善的品质?荀子为解答这一矛盾,又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观点,即认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人认识的“理”,任何人哪怕是下贱的“涂之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习得善,成为象大禹一样的圣人。这一点与孟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现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当然,“化性起为”是有条件的,“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即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相顺相谐,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2、简述科举制度废除的三个步骤:要点---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科举制度完全废止。见《简明中国教育史》P271.
3、答:(l)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就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处事干练,并能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2)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他曾反复强调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
(3)卢梭之所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他认为,作为人的教育二种来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和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只有这样,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人”。
(4)自然教育还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卢梭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5)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他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大大提高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与以教条为主的、残害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是完全对立的,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卢梭关于教育三个来源之间关系的论述,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但已初步认识到遗传、教育、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4、答:存在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1)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2)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3)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4)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5)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
三、论述题
1、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要点----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
2、试析"白板说"的产生、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