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愈加重视考生对于教育学主要理论及其观点的掌握
第二,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教育现象,侧重于考察考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点、概念与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而不止于对基本概念的了解知悉。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性的知识点的删减,而增加了一些和实际联系紧密地知识点。
虽然新大纲中删节了一部分基本概念类的知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并不重要。事实上,任何理论观点的阐述与衍生都是建立在对基本概念的探究之上的。因此,考生们切不可轻视基础知识,一味追究对重、难点的复习。
第三,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充,同时增加了多个全新知识点,扩大了出题范围。
第四,新大纲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特征。
第五,新大纲注重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08年教育学考试大纲新增了以下考点,先说教育学原理部分在第二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中增加了对“教育的功能”的理解;在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增加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在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中,增加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知识点,这些主要观点包括: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这些理论在去年的大纲并未提到。在第七节“课程”中的课程编制部分,特别增加了“泰勒原理”,这也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同时,增加了对“课程的范围与结构”知识点的考察。第七节的课程改革部分,增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在第九节德育部分,增加了“德育模式”的知识点,包括“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集体教育模式”五个内容。还增加了“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和“《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两个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部分
1、孔子教育思想一节增加关于孔子的历史影响
2、儒学独尊一节增加关于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章增加魏晋南北朝关学的变革,包括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名观。
4、科举制度演变一节增加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积分法;“五等黜法”;“监生历事”;社学
5、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一节增加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颜元与漳南书院
6、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增加“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7、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一章增加清末的留学教育,包括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8、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一节增加教会教育的扩张
9、南京国民政府教育建设学校教育管理措施一节增加训育制度;中学毕业会考
10、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一节增加“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
外国教育史部分
1、法国教育发展一节增加《费里教育法》
2、杜威的教育思想一节增加教育实践活动;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学部分啊。
教育心理学部分
一、在学习及其理论解释部分里新增学习的人本理论,包括以下知识点: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二、在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增加了一个目标定向理论。07年考查了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教育研究界说一节增加教育研究的类型,包括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2、教育调查研究一章中增加测量调查部分,包括测量调查的含义;测量调查的类型(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学业成就测量、智力测量、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量)以及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3、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部分,包括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以及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4、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行动研究部分,包括教育行动研究概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以及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5、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部分,包括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的意义;资料整理的意义 审核;分类;汇总);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概念、定量分析的方法);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概念、定性分析的过程、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方法涉及数据描述(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种类)和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含义及种类)。